研学李庄,感悟“国难不废研学”之精神
2018-01-19





       隐约记得,初闻李庄应是多年前读林徽因的传记,而林徽因被一般人所熟知,大概还是因为和徐志摩那段朦胧的故事。得知本次在宜宾学习有机会研学李庄,心中大喜,暗想终于有机会与 “人间四月天”般的女子相遇。殊不知,李庄除了记录下梁思成与林徽因故事,还承载了更多厚重的东西。



走进李庄


李庄同济纪念碑


同济工学院旧址


李庄十六字电文
       2017年12月16日,我们开始了李庄研学之旅,汽车掠过田园,隆冬季节的麦苗正在成长,伴着李庄弥漫的酒香,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开始了李庄之旅,走进了中国·李庄那段峥嵘岁月……
       远处的山脚下江水奔流,江面泛起薄雾,江边矗立着“李庄同济纪念碑”,纪念碑的正对面是同济工学院旧址,学院的建筑依稀可见的文字见证着李庄与同济的故事:1937年抗战爆发,许多大学以及研究机构纷纷内迁,原国立同济大学辗转多个省份,甚至取道越南进入昆明后仍遭受日军的“疲劳轰炸”,已到了“无法安放一张书桌”的绝境,此时(1940年)从李庄发来十六字电文——“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邀请同济大学迁至李庄。同济经过考察之后,决定入住李庄。随后又迁入了金陵大学、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考古研究所、社会所、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等十多家当时中国最有影响的文化教育机构,他们在此一待就是六年。自此,李庄成了抗战时期与重庆、成都、昆明齐名的大后方四大文化中心之一,形成了独特的“李庄抗战文化”,一个小小的古镇从原有的三千人口,增至一万五千人。那时,国际国内的邮件、电报只要写上“中国.李庄”便能准确到达,可想当时李庄的声誉已响彻国内外。
 

古镇风光

       沿街直走,发现小镇还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古镇原貌和建筑格局,街巷两旁的楼房全系木构古屋,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庙宇和古建从窗台雕花到院落设计都极其考究,蕴含着独特的寓意。与平常古镇不同,李庄古镇除了各类校园遗址及庙宇,均由民居组成,连街道两旁的商铺均保留着原来的古建风格,随处可见闲坐屋前品茗读书的老人和面带笑容制作手工的青年,巷子里孩子们在嘻戏打闹,老人们一脸祥和,古巷深处还有当地秀才左照环先生经营的“古镇书屋”,左先生撰写的《古镇李庄》深受是访者和游客们喜爱,它记录了李庄古镇的起落和点滴,传承着李庄的抗战文化和成长脱变……


梁思成与林徽因


参观故居

 
       跟着导游的步伐,我们终于来到了梁林故居,驻足于此,思绪被带回了1941年的12月……
       也是在12月,梁林夫妇在战火中辗转来到了李庄,他们住在一个拥有美丽名字的地方——月亮田,远离了敌机轰炸和子弹横飞,随之而来的是贫困和疾病,林徽因病倒在床,南瓜、茄子、豇豆成了他们主食,这些足以吞噬她美丽的容颜和横溢的才华;而窘迫之时作为绅士的梁思成则将从不离身的派克金笔和名贵手表送进了当铺,换回两尾草鱼,还打趣的对林徽因说:“让我们清炖这只钢笔,红烧这块手表!”。祖国大地战火纷飞;贫困拮据病魔缠身,就是在这样的处境中,梁思成和林徽因完成了对《中国建筑史》和英文《图像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和写作。民国奇女子林徽因在病榻上承担了《中国建筑史》全书的校阅和补充工作,并撰写了书中第七章五代、宋、辽、金部分的内容。该书的写成结束了没有中国人书写的中国建筑史的缺憾,纠正了西方人对中土建筑艺术的偏见。无法想象,在这间简陋的住房里,在病榻前堆积起的史籍和数以千计的照片,拖着疲惫的病体还要对资料进行分类、编排、归总、撰写……


童第周——克隆技术之父
       1941年,生物学家童第周也来到李庄,受聘为同济大学生物系教授。他拿出所有积蓄,当掉夫人的首饰,买下一台德国造的旧显微镜,开始中国最早的克隆技术研究。之后,取得领先世界的生物胚胎研究成果,引起他的老朋友、时任英国驻华使馆科技参赞李约瑟的关注。李约瑟专程到李庄拜访童第周,并对童第周所处环境和科研成果表示叹服。


傅斯年与史语所的图书馆
       时任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所长、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傅斯年1941年来到李庄,与史语所的同仁们一起度过了一段艰苦难忘的时光。 
       他们在李庄设立了图书馆,收藏20万册图书,是当时中国最完整的图书馆,保存下了宝贵的文献书籍,也保证了民族文化的延续,李庄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文化的折射点、民族精神的涵养地”。


教师合影



       时间匆匆,参观完古镇各处之后,我们一行人择江边茶座驻足茶歇,隆冬的南方正值银杏树落叶之时,有游人观赏应景,老师们三五围坐,攀谈交流,纷纷感叹这座川南小镇的胸怀,更折服于先驱们艰苦卓绝的研学精神,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坚持,才有了今天腾飞中的中国,他们是华夏大地上最勇敢的精神铸造者;他们是东方古国千年文化的培育和传承者;他们的治学精神渗透到革命的战火中;他们的付出迎来了巨大的胜利;是他们传承和保留了中华文化的骨血和精髓。
       行走在充满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的地方,感受着这里每一寸土地散发出的学术气息,寻找着百年名校同济大学的治学精神,倾听着这里的涛涛江水声和朗朗读书声, 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用青春笃定的信心宣誓,一定要传承和发扬先驱们艰苦卓绝的治学精神,将这种精神移植到我们的心中,移植到凉铭教育事业中,将它们根植于攀西凉铭实外这块沃土上,并一同求索和创新,一同见证辉煌!